文昌帝君怎麼拜?
雪風
台大的傅佩榮教授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,他覺得自己很幸運,因為他的努力都能有所收穫;很多人很努力,但就是一無所獲。
這讓我想到了阿嬤常講的:「也得神,也得人」
每逢考季,各個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便有數不清的莘莘學子蜂擁而至,朝拜、點光明燈、壓准考證,而我也曾懵懂為之。
具足禮數,禮敬祭拜,確實是虔誠,但卻是愚誠!拜得太笨!絕難得到帝君的加持庇祐!
拜文昌帝君能不能得功名?
能!但拜要真拜!倘若平時不思進取,為學苟且,虛務鑽營,耽溺嬉戲;那麼,即便是文昌帝君本身也絕對求不到功名!
大家拜文昌帝君,實在講,絕大多數是拜假的!文昌帝君教人求取功名的原則、方法——《 文昌帝君陰騭(ㄓˋ)文》,有多少去拜文昌帝君的學子讀過?更有甚者,連聽都沒聽過!只知拿香跟拜,甚至異想天開,想跟神明作利益交換。「保佑我考上,弟子必定如何如何答謝......」,把文昌帝君當成了貪官污吏,甚至還殺生祭之,更遑論對文昌帝君的教誨依奉篤行。不篤行,怎麼求功名!? 即便是磕破了頭,也絕無感應!
「陰騭」就是陰德。陰德就是「為善不欲人知」,或至少沒有想要以善行引起世人矚目,藉以謀求名利的心念。
希冀功名,若是求取個人的通達以兼善天下,利益人我;則以此發心,事無不成。
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:
「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。未嘗虐民酷吏。救人之難。濟人之急。憫人之孤。容人之過。廣行陰騭。上格蒼穹。人能如我存心。天必賜汝以福。......欲廣福田。須憑心地。行時時之方便,作種種之陰功。......矜孤恤寡,敬老憐貧。措衣食周道路之飢寒。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。......諸惡莫作。眾善奉行。永無惡曜加臨,常有吉神擁護。......」
求取功名,金榜高中的原則、方法,帝君講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;斷惡修善,真誠清靜,我們做到了幾分?
佛門講吉凶禍福,毀譽休咎,皆為因、緣、業、果相應相酬。一個人光是種下能得功名的種子,是絕對無法收割的!播種之後還需善加耕耘、用心照料,這顆種子才有生根、發芽,進而開花結果的可能。
播種是因,耕耘是緣,因緣具足,事功方成。
積德是因,讀書是緣,因緣圓滿,果在功名。
讀書時,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就是斷惡修善。將懶散修正為精進、傲慢修正為謙德、偏狹修正為寬宏、自私修正為仁愛,就是斷惡修善,就是真誠清靜。減一分惡,就修一分善;這樣拜文昌帝君,是真拜!即便僅僅只是雙手合十頂禮,或哪怕根本沒拜,如帝君所言:「永無惡曜加臨,常有吉神擁護。」照樣得帝君護唸!
拜文昌帝君,若能廣行陰騭,勉力實學,冥冥之中定得帝君加持、護佑,相得益彰。反之則形同緣木求魚,水中撈月。
「風簷展書讀,古道照顏色」唯有親自深入經教,直接與古人對話,陶冶性情,變化氣質,方能體其真趣,改造命運,得真實受用!
「人在愛欲之中。獨生獨死。獨去獨來。苦樂自當。無有代者。善惡變化。追逐所生。道路不同。會見無期。何不於強健時。努力修善。欲何待乎。」——《無量壽經》
(版權所有。歡迎非營利大量流通!敬請註明出處,感恩!)
留言列表